內容來自sina新聞

朱民 中國特色的房地產業面臨調整

??



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1月24日早間消息,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副總裁朱民在2015冬季達沃斯論壇期間接受新浪財經采訪表示,“中國特色”的房地產業未來必然面臨調整,能否調整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。

??“中國房地產的特色就是——第一,長期的總需求很大,因為中國的城市化人口到現在為止還是52%、53%。去年是1400萬人口從農村移入城市,中國的城市化是一個逐漸長期的過程。這樣的話,整個對住房的需求是長期存在的。”朱民表示。

??“但是中國的房價過高,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。中國現在房價,看房價對收入之比的話,不亞於紐約的水平,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房價過高。”朱民解釋道:“但從長期來看,我覺得中國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是沒有任何問題的,因為總需求在這兒。但是必須要解決一個價格和居民購買力的銜接和配合,由此才能使得潛在的需求變成有效的需求。”

??朱民認為,中國房地產業的調整是必然:“能不能調整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,目前房地產業和中國政府都面臨這樣的問題。從歷史上來看,一個新經濟國傢經過瞭制造業發展以後,都會移向房地產。”

??“我以前舉過韓國這樣的案例——房地產快速發展,供給超過需求,產生房地產業重新結構調整,有債務鏈的問題企業破產重組,這樣的事情發生很多。所以我想中國現在房地產業的調整也在過程中,過去一年調整得不錯。”朱民表示。

??“另外很有意思的是,樓市整個開工率在下降,開工率大概從14億平米下降到12億,我們估計明年會降到10億平米左右。”朱民說:“開工量逐漸在下降,這就是投資在下降,這個使得增速放慢,是好事。”

??朱民解釋道:“如果開工面積大於銷售面積的話,就產生瞭很大的積累,我們叫超需求供給。在過去幾年裡,特別是2013年,超供給積累很高,現在經過去年的調整,超供給積累的面積在逐漸下降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整個行業的風險在緩解。”

??朱民認為,當行業在收縮、行業風險在緩解的同時,個別房地產企業發生破產、發生債務鏈的風險不可避免,這是整個房地產業重組的一個必然過程:“所以整個房地產總體的風險在往下走,在控制,在下降,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事情。”

??“過去一年開工面積在下降,銷售額其實並沒有下降很多,所以超額的供給面積在縮小,而且我們估計今後的幾年都會下降,所以這是好事。但與此同時,房地產業的重組、組合,一些債桃園市循環年利率務結構不好、負債過高、整個經營不善的企業會被淘汰,我覺得這個是必然。”

??對於未來房地產市場前景,朱民表示:“第一,房地產業在調整,但是在朝好的方向調整,因為房地產調整會拉低GDP一個百分點,這也是今年GDP低的原因之一;但與此同時,行業重組必然會發生,這個不是很大的問題,沒有必要恐慌;第三個就是,長期對房地產發展需求潛力是很大的,但我們必須把這個潛在需求變成有效需求,就是房價必須來平衡供給,這是一件大事。”(新浪財經 孫思遠 發自瑞士達沃斯)



新聞來源http://wh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5-01-24/09505964569812872248906.shtml

信用貸款房子貸款全省皆可處理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urape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