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來自sina新聞
來自海外的騷動爭食華人百億置業市場
【長沙樓市11月開盤預告】
核心提示:中國買傢"來勢洶洶",已成為全球房地產市場上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。想分一杯羹的不隻是國外開發商,還有國內開發商、中介機構,甚至還有自由經紀人。
英國伯克利(Berkeley)集團10月16日在北京開瞭個展廳,主要介紹英國房產。其國際業務拓展部總監Paul Bennett稱,近一個月的時間裡,前來咨詢的中國客戶不少,且已有多筆成交。據仲量聯行北京及華北區董事總經理張瑩透露,2012年倫敦新建的住宅80%賣給瞭來自英國以外的客戶,其中至少有5%的買傢來自中國。
中國買傢"來勢洶洶",已成為全球房地產市場上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。想分一杯羹的不隻是國外開發商,還有國內開發商、中介機構,甚至還有自由經紀人。
被覬覦的中國市場
伯克利集團(Berkeley Group)是一傢已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並加入英國富時250指數公司,在房地產上市企業市值排名中,位列第三,其經營收益達到26億英磅。
仲量聯行中國區董事、國際住宅部總監張宏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,中國人有個購房習慣,就是眼見為實。但當他們安排好簽證、酒店實際到海外去觀看實物時,也許已經錯過瞭最佳的購買時機。伯克利集團的展廳在第一時間為客戶提供瞭倫敦發售的新盤信息,購買者可以在展廳看到一些實物。由於數據信息保持與英國一致,實時更新,使買傢能在第一時間判斷出購買機會,並在合適的時機進入市場。
早前,美國公司Toll Brothers(托爾兄弟)也曾來中國推介項目。托爾兄弟是美國一傢專註高檔住宅的開發商,居美國第三位。他們選擇的方式開小型的推介會,抑或是參加不同類型的展會。托爾兄弟的高管甚至會定期來中國市場。
不過,21世紀不動產中國區海外事業部總監劉冰冰發現,這樣的推介會產生的效力,並不夠持久。成交量取決於推介會舉辦當時簽的單基隆公教貸款。"後續不會有太多的機會。"劉冰冰說。那些在房展會上參展的國外開發商們,所做得更多的工作是培訓消費者,他們扮演的是鋪路人的角色。
這當然也給中介留下瞭空間。"這些客戶到美國後,還是需要有專門的經紀人的服務。"劉冰冰說。有一些客戶從國內就開始通過21世紀不動產尋找項目。想幫助海外開發商開拓中國市場的中介不再少數。
其中還有自由經紀人的身影。早在2010年10月,有美國高端房地產界"第一夫人"之稱的Coldwell Banker(科威國際不動產公司)執行董事Joyce Rey女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,相信在中國存在大量的潛在買傢。在高調地接見完中國媒體後,近兩年時間裡,Rey的身影沒有再出現過。
有意思的是,越來越多的華人移民發現瞭這一市場,努力地考取房地產經紀人牌照。在美國,二手房交易量占整體房屋交易量70%以上。絕大多數赴美購房的中國人,需要經紀人的協助。現在,華人經紀人的微信營銷攻勢已經開始。
最懂中國人心態的當屬本土開發商。碧桂園(02007.HK)在馬來西亞的項目,采取瞭"全民營銷"的方式,幾乎他們所有樓盤的展示處都會有馬來西亞項目的信息。並且,還會不辭辛苦地組織一場又一場的馬來西亞看房團。
碧桂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中國購房者很擔心房子出瞭問題怎麼辦,尤其是買房涉及到的法律問題汽車貸款信貸房屋買賣。買本土開發商房子的好處是,更加瞭解。"如果出瞭問題,到廣州來找楊老板維權就是。"這位負責人開玩笑說。
盡管中國的開發商有更廣的客戶基礎,但Paul Bennett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,並沒有打算和中國開發商進行股權合作。在中國設展示廳,不會以銷售業績作為直接衡量的標準。對他們績效考核起決定性因素的是客戶滿意度。
大幕剛剛開啟
高力國際澳洲新南韋爾斯州際行政總裁Malcom Tyson表示,2012年,中國人在世界各地的物業投資創下約40億美元的新紀錄,趨勢延續至2013年。讓海外開發商更感興趣的是中國人數日增的富裕高資產凈值人士。瑞士最大的私人銀行集團--瑞士寶盛集團預計,至2015年中國有接近140萬高資產(可投資流動資金逾百萬美元)凈值人士。
新一輪海外置業大潮其實才剛剛開啟。剛剛從美國旅遊歸來的何梓(化名)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,"十一"期間,他在美國舊金山西海岸遇到瞭很多來自中國的看房團。
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(NAR)公佈的數據顯示,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過去一年中,68個國傢和地區的國際買傢在美買房共計682億美元,其中加拿大人最多,占到23%;其次就是來自中國的購房者,達到12%,連續3年成為美國房產第二大海外買傢。
劉冰冰觀察到,北美是海外置業群體首選的目的地,其次是澳大利亞。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2年間,澳大利亞的外國直接投資當中,中國所占比例增加瞭兩倍,原因是投資者對房地產的興趣濃厚,近期中國人對該國房地產的投資增長更高於礦產勘探開發。
高力國際表示,與中國公司和機構投資者一樣,他們物色這類投資機會是因為國內經濟增長放緩,但更重要的是中國依然隻有少數可讓他們投資財富的渠道。
除瞭北美和澳大利亞之外,歐洲主流國傢的房產也開始闖入中國人的視野。Paul Bennett指出,就購房的資本回報來言,世界上任何一個大的城市都難與北京相抗衡。對倫敦更有經驗的購房者來說,他們購入地產項目的目的通常都是多元化的。有些人可能是為瞭儲蓄目的,使手中的資金有保險的地方存放;有一些購房者是出於為子女教育考慮,倫敦有四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學。
據仲量聯行方面透露,最近一段時間促成瞭不少來自倫敦的生意。張瑩告訴記者,比起其他國傢,英國的優勢是沒有資本利得稅,通常隻需要付10%的首付,法律上就已經擁有房屋的產權瞭。目前,中國買傢們最心儀的大概是50萬英鎊的房屋。
新聞來源http://cs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3-11-14/10523723951.shtml
留言列表